首页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会展赛事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招商引资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人物 
东夷文化溯源工程助推者—丁再献
 

    三、关于东夷骨刻文字

    新浪山东:听说您对东夷骨刻文字的破译又产生了兴趣,那东夷骨刻文字又是怎么回事

    丁再献:骨刻文是指东夷人首创并在兽骨上刻画的图文符号,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具全,在山东集中发现,是目前我国最早以记事为主可系统识别的文字,因此称为东夷骨刻文字。形成约在4600~3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是汉字的主要源头。

    此前,从媒体报道得知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了骨刻文。当时我想,这骨刻文是东夷人所创造,一定要采访一次刘教授并收录到书中,2010年10月初的一天,终于找到刘教授的家。凑巧,刘教授正在家中整理骨头,在教授引导下来到阳台,眼前一幕令人惊叹,只见阳台上全是骨头,东侧摆放一个高倍放大镜。我随手取起几件,通过这镜子的放大,看到了许多弯弯曲曲不规则的图形,凭一点对甲骨文和金文知识的了解分析,认为这应当是一种文字。这时我对刘教授说:我可能帮你一点忙,开展一点破解工作。教授听后十分高兴,并说:你来巧了,我准备出第三本书,今晚请摄影师来拍照片,除了摄影师之外你是看到我收藏骨头最多的人,那咱们一起好好研究一番。随即送我由他编著的《骨刻文发现与研究·昌乐骨刻文》及《寿光骨刻文》两本书。

    新浪山东:这是不是说明您的骨刻文研究已经拉开了序幕,听说在刘凤君教授发现八个字的基础上,您首先系统破译出了100多个字,而从此被誉为骨刻文字破译第一人

    丁再献:第一人不敢当,这应归功于刘凤君教授首先打开了骨刻文破译研究的大门,不然我很可能成为虫咬和自然花纹论的跟随者。但我得到刘教授的这两本书,可以用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来形容,从此开始了艰难而有趣的骨刻文字研究,而这一研究就一发不可收了。在刘教授研究发现八个字的基础上,自10月初之后的五个月时间内相继破译出了百余字,并文字的起源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金文、篆、隶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随之,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五种字体书写成骨刻文演变,为便读者,每骨刻文字之前附有骨刻文原图。

    从此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11年2月20日,大众日报记者刘英同志第一个对我进行了专访,并于22日发表了《守望东夷》——记东夷文化研究者丁再献的专题报道,消息快速传开。从此,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旅游报、美国华星报、中国文化月刊及各大网络等众多媒体相继对我的骨刻文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报道,不少网络还开辟了丁再献骨刻文研究专栏。

    这个时期,得到了诸多学者和古文字研究爱好者的关注和支持,其中我的家兄丁再斌争议最大。从我谈骨刻文就受到了他的否定,他的最初理由很简单,他虽然没有认定是虫子咬的,但认为这与他常见的大理石图案一样应是自然花纹。当看到我送审的这些附有原图用五种字体写出、每字附有一篇论述的作品之后,他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成为坚定的支持者,从而与骨刻文字的破译与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到目前为止,家兄丁再斌已经破译出200多字,加上我破译的一部分总数已达到400字之多。

    我破译的方法很简单,首先,按照骨刻文中的图文与甲骨文、金文对比法行比对;其次按照历史考证记载法进行论证;再次按照文字传承法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反复临摹,并用骨刻文字演变过程书写五体表现出来,每字附有完整的论述。这一表达形式果真奏效,立即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的认可。

    新浪山东:您刚才说的东夷骨刻文字临摹是怎么回事

    丁再献:骨刻文临摹文字不等同于骨刻文书法艺术。骨刻文虽然是龙山文化时期产生和流行的文字,但是以象形、会意和指事的图画文字为主,又是用石质工具刻划而成,骨头圆而坚硬刻划难度很大,所以弧线、圆线、曲线和草虫状较多。原貌临摹的目的主要是与甲骨文、金文、篆书和隶书五种字体演变过程有个比对依据,这样不仅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还能够再现这一古老文字的原始艺术美感。在临摹过程中,我虽然本着对这一古老文化负责的宗旨,力求在准确上下了一番功夫,尽管有些字临摹了几十遍,有的甚至临了近百遍,但由于水平所限终会出现诸多错误。据说有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在发现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时允许出现错误。但我的态度是,不能无视自己在前进中出现的失误,应当虚心听取所有老师们诚恳意见,不断修正自我,力求更佳效果。在临摹期间,许多书法专家和爱好者认为:甲骨文是当时一种成熟的、规范的统一文字,已经被当时的人们广泛认可并运用。而骨刻文虽然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但还是初创和逐步成熟阶段,有别于甲骨文字,为了使人们更容易识别和传播,提出了将骨刻文这一最古老文字进行再次创作的建议。

新浪山东:正因为您创建了骨刻文书法艺术而被誉为骨刻文书法艺术第一人,那什么是骨刻文书法再次创作

    丁再献:骨刻文再次创作,是在原始基础上增加一点主观上的传统书法艺术审美观,是在原貌临摹基础上根据书法艺术特点的修饰和补充,这里强调的是一点,而不是面目全非。许多业内专家认为:书法艺术首先要形貌美,即俗称的漂亮。如果将弧线、圆线、曲线和草虫状原样照搬,那就不会漂亮,恐怕识别的人少之又少,不利于传播,文字写出来得让人们认识,而不是让人都不知道你写得是什么字就显得你有学问。在接受济南时报记者采访时我曾回答:“一项研究的成功,不在几次专家鉴定会,应首先让老百姓一看就懂。文字人们普遍常用,如果连一般读者都看不懂,即便与会专家们都签字给予肯定,那也没有太大意义。”2011年8月8日下午,85岁高龄的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路遥亲临笔者办公室听取了骨刻文破译情况汇报,老人家对破译出的文字仅看了一部分,听了几十个字的解读后不仅当即表示肯定和鼓励,还表示永远支持,同时向有关领导和知名学者们宣传推广。2013年4月29日下午,五岁半的袁呈臻小朋友在其父的带领下来到笔者办公室,当看到墙上挂有一幅“美丽中国,好客山东”骨刻文书法作品,他端详几分钟后开始读,竟然读对了一半。只是好奇的问为什么这个“美”字多了一只脚?为什么这个“国”字像河?这个“好”字像妙……问个不停。这一老一少的认同给了笔者很大启发,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骨刻文再次创作的“表现”方式产生了效果。

    书法教育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丁子义先生将再次创作称为二度创作,他认为: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和创作意图,在艺术处理方面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对汉字的实用性书写与作为艺术创作的二度发挥之间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对汉字的规范书写。把汉字写好,写规范。这主要是文字实用性书写。第二个层面,是有创作意境或有目的的书写,在书写中根据创作需要,需对创作素材(汉字)在构图、造型上进行二度创作……。第三个层面,是通过艺术创作,达到书法艺术语言的组合与解读关系。可以脱离字面意思而靠构图和意境来表达创作者的心声,充分反映创作者的学养和哲学辩证能力以及所要表露的内在心理状态……。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 Reserved www.hadafdar.com  鲁ICP备11017629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