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石龙渡槽”修建的有原东里、石桥、张家坡和三岔四个公社。具体分工是,渡槽北头石桥,南头是三岔公社,中间分别是东里和张家坡。渡槽中间跨过公路的那一大孔两侧的大槽墩就是东里和张家坡施工的。石料全部是现在的石桥镇石楼村北面青龙山上的优质石料。那时候国家困难,建筑材料很缺,工程申请时的理由是就地取材,节约木材、钢筋、水泥和资金,所以上级很快就批复了。
从修建田庄水库开始,到修建完北干渠为止,一直是以民办公助,自营为主,民工为主,生活自理,工具自备,石沙就地取材,不向上级伸手。也就是说,自力更生创业,轰轰烈烈拼搏,默默无闻奉献。那时叫学大寨精神。有道是:“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水饺就下手”,那种干劲“牛”着哪。修建“石龙渡槽”时和兴修田庄水库一样,均由县里组建工程指挥部并配备领导干部负责施工,采用农闲季节大兵团作战的办法。那时候称为县革命委员会工程指挥部。兴建“石龙渡槽”的指挥部总指挥就是县领导张彦群,还有王洪余、王大田等人分别担任不同领导职务。段允平同志是沂源县历史上的第一个名牌大学生,又是水电专业的,县领导专门把他要来支援老区的水利工作。那时他负责了整个灌区的勘测和设计,杜建爱同志则主要负责“石龙渡槽”的施工管理。指挥部设在原悦庄公社的赵庄村。指挥部成员分别有水利、商业、供销、物资、粮食、金融、交通、公安、文教卫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目的是便于施工领导、后勤保障和宣传发动。记得我们现在的已退县政协主席丁德民同志就在指挥部里工作。那时候民工是水利基本建设施工中的主力军,其组织多是按军事编制,指挥部以下,按公社建立施工团,团以下按管理区建立施工营,营以下为连、排、班。上工前在后方就建立好(含党、团组织),并做好口粮,食宿,工具配备等各项准备工作。民工以基干民兵为基础,党、团员为骨干,年龄要求18~45岁,身体健康无宿疾。民工报酬除生产队记分外,绝大部分是每完成一个定额工日补助0.20元和原粮指标0.75公斤。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各公社统一设立食堂,集体立灶,民工各自凭票就餐。至于住宿,就分散安排在工程附近村子的老百姓家中闲置的房子里。
那时候缺少建筑技术和设备,基槽的开挖,全部采用人工开挖方法,主要用锨、镐挖装,抬筐、人工胶轮车运输。夯实工具主要是石夯。石方开挖工程,全部是人工钢钎打孔,炸药爆破,人工挑抬与独轮车结合运输完成的。砌石工程以料石垒砌为主,水泥砂浆灌缝、勾缝,石拱渡槽砌石半圆形拱。“石龙渡槽”土方开挖工程和运输石料过程中,均是采用这种手工操作的人海战术。料石开发和石砌、勾缝则是由有技术的民工负责。这种施工做法工程造价低,施工速度快,工程标准高,从而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表扬。杜建爱同志也被荣称为过硬的农民施工技术员称号。“石龙渡槽”主体工程的建设,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其中完成了8000多立方米的料石开采、运输和浆砌任务,1000多人参加会战,且全部人工完成,这是沂源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那时候的田庄水库也是这样修成的。
渡槽建成后,总指挥张彦群等人凑在一起开会研究给渡槽起个名字。有人主张叫“千米渡槽”,理由是因为渡槽长千多米。还有的主张以建筑物村庄所在地命名。名字虽然起了好几个,但最后一致议定以范曾题写的“石龙渡槽”为准。其理由是渡槽最北头是石龙官庄村,南面是石楼村的龙虎两山,又因为该渡槽长而高,气势雄浑,宛如一条巨龙舞动在石龙官庄和葛庄之间,且横跨在博沂公路之上,大有横空出世的感觉,叫“石龙渡槽”就很好了。
时至今日,范曾先生题写的“石龙渡槽”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依旧熠熠生辉。其字:笔底雄风写民魂,可谓对崮乡水利建设成就的最好见证。而宏伟的石龙渡槽,将来就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古迹,它是沂源人创业精神的象征,应该加以保护。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 转载必究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