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崮乡探奇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会展赛事 画说崮乡 岱崮地貌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行业之窗 崮乡春秋 崮乡小荷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人物 
沂蒙“梅姐”——记张立梅和她的银桥技校
 

    崮文化网讯 在数九寒天、冰天雪地里,我们应邀采访了沂蒙“梅姐”——张立梅校长。她优雅的仪态,不卑不亢地谈吐,对事业与爱情的坚贞不渝,恰似沂蒙大地上灼灼盛开的红梅,含笑面对冰霜雪雨,活出了银装素裹中火红的风采。

    孔雀东南飞 两年一徘徊

    上世纪70年代张立梅出生在高都公社一个小山村里,她是家里的长女,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弟弟、妹妹更好地上学,她15岁就被迫辍学,到上海的亲戚家做起了保姆。她如善良美丽的小孔雀,从山沟里飞到了大上海。有谁会想到,这次的远“飞”改变了她的命运,使她迈向了高贵吉祥的人生之路。山村里长大的张立梅从小就进过一次蒙阴县城,到了大上海,一下子开了眼。那光滑铮亮的地板,耀得她睁不开眼。幼小的心灵里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一定好好干,留在城里,找个住楼房的对象,再不回那尘土飞扬的小山村了。两个年头,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深得亲戚喜爱。亲戚通过业务关系,把她安排回临沂五金交电站工作,成为一名合同制工人。她干一行爱一行,很快从营业员到业务员,经常去上海通过亲戚进货。她聪明伶俐、善良朴实,很受站长刘姨夫妇喜爱,于是刘站长就把她安排在自己家里。业余时间她报了缝纫班,学会了裁剪设计服装。

    就这样,工作了7年,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路到底该怎样走?24岁那年,张立梅做出了她人生的重要选择,辞职下海开起了缝纫店,从此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虽然挣得钱多了,她对自己当老板还是缺少信心和勇气。于是她再次到上海学习缝纫技术,准备做高端产品。然而到了上海她才发现上海的缝纫店仿佛人间蒸发一样,已经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工厂化生产。她本来计划学习3个月,结果又学了两年。她跟裁缝师傅学习做样衣,师傅建议她回临沂做市场,可是缺乏资金未能启动。此时原五金店经理刘姨老公去世,就邀请张立梅回临沂发展,加之父母也要求不要走太远,于是她又回到临沂想做服装市场销售,却发现根本租不起场地,于是带着跟自己出来打拼的两个姊妹改行卖学习机。她们花1.5万元租了一个1.5平方的柜台。这些钱是老家父母资助1万,向朋友借了1万凑起来的。半年后,她们把挣来的4万元全部投上又租了12平方的店铺,刘姨借给2万元进货,生意越做越大,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此时弟弟已经是一名军人,弟弟本来不想转业,被张立梅以父亲病重为由骗回家,当时父亲也确实因工作中得罪人受打击而抑郁。

    卖电子产品两年,张立梅捞到了第一桶金。弟弟的加盟使她如虎添翼。很快又开了60平方的第三个店铺,带出了老家十几人一起打拼,她给弟弟妹妹和自己买上了城市户口。父母也随弟弟从3间就要塌架透风漏雨的草房里搬到临沂住上了“大洋房”。接着,她买上了面包车,拿下了金鹰商场专卖,三区九县供货。27岁的她,已经拥有上百万资产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为伊消得人憔悴

    商海里摸爬滚打,张立梅忘记了自己的性别和年龄。每当夜晚华灯初上,看着一对对恋人手牵着手在大街上走过。她才感到自己的孤独与寂寞。从15岁就离开家独自在社会上打拼,开始是因为出身不够硬,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后来是因为自己的富有,无人问津。按常人的思路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姑娘能成为百万富姐,一定有后台支撑。守身如玉的张立梅只能黯然神伤。“得找个住楼房的”想法使她错过了不少机会。26岁那年在媒人的撮合下,她认识了一位工程监理,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彼此都有好感。正当他们谈婚论嫁之时,有位官员千金把“白马王子”抢走了。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于是她开始降低标准,不一定非是上海或临沂的,蒙阴的也可以考虑。此时,那个他出现了。他在金融部门工作,经历了短暂婚姻因双方感情不合而分手。他们曾经有工作上的接触。他初婚前曾追求过她,她以年龄小为由婉拒了他。这次他旧事重提,失恋的她与离异的他都需要疗伤,于是他们牵手了。在世纪之交她终于把自己嫁了出去。
新婚燕尔的丈夫为了不让妻子太累,就承包了荒山,买了大公交车。这种投资收回太慢,前期需要大量投资,这占用了张立梅的周转资金。她被迫关闭了临沂的店铺,跟随丈夫回蒙阴发展。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到蒙阴的她,一度抑郁。资金压在了丈夫的产业里,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在蒙阴竞争激烈,生活陷入困境。她再一次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这个具有梅花品格的人,越是在逆境中就越有斗志。她开始了新的尝试,决定创办培训学校,让更多的沂蒙人,特别是“山里妹”有一技之长,到外面的世界去过美好的生活。

    张立梅的每一次转型,都源于她敏锐的思考和大胆的尝试。每一次蜕变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升华与腾飞。她创办学校源于2003年底她去深圳进“步步高”学习机,提不到货。她就与厂长商量,“您不会增加生产量吗?”“招不到工人。即使招到工人,还必须懂电的知识。”厂长说。“我们山东有的是人,我负责给你招人,并培训好家电常识,可以吗?”“当然可以。”厂长高兴地说。于是他们就工人待遇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说干就干,2004年张立梅花5万元在蒙阴繁华路段租下了沿街门面,招生120人,聘请职业中专老师上课,一年学理论,一年去深圳实习。学员全部安置,且有不错的收入,张立梅一炮打响,蒙阴县第一家民办技校诞生。

    银桥通向幸福路 红梅含笑迎新春

    2004年底,正是红梅绽放的时节,张立梅筹集200多万元购地12.8亩,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校舍。开设了以家政服务为主的十几个专业课程。蒙阴县银桥技校正式成立了。

    没读过几年书的人,办学校谈何容易。然而凭着她的聪明善学,很快使学校走向正轨。她实施了能人战略,聘请专家治校、名师执教、名人带动。自己也主动向专家请教,走出去学习,先后参加清华大学校长培训班,各级妇联、党校培训。经历就是财富,自己当保姆、做缝纫、站柜台、跑业务的经历,成为她指导学员的最好教材。

    “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安置一个人,幸福两个家”“以爱心做人,以感恩的心做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这些已成为银桥人的自觉行动。

    银桥,是通向幸福的桥;银桥,是实现梦想的桥;这座桥啊,把沂蒙的“娘子军”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去实现理想。

    为给学员们搭建更好的就业平台,张立梅又与兰山区妇联联合在市委党校创办临沂大姐创业服务中心、临沂家政服务中心。学校现已向北京、上海、济南、青岛、日照等地输送各类初级工近10000人,中级工3000人,高级工1000人,实现了100%就业。

    张立梅还积极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建设了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梦想小镇”。学校出资4万元为民间手艺人、残疾人罗长福成立了剪纸公司并聘请他为专业教师。2010年部分残疾学员的剪纸走进了上海世博会,并被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收藏,引起轰动。

    张立梅经常参与拥军、扶贫、送温暖活动,还十分同情和关注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设立“困难母亲救助基金”“残疾救助基金 ”。她组织员工为白血病患者一次捐助6660元献爱心,多次开展公益培训,给予困难者生存的技能。她还跟踪为学员义务服务,她曾经给陪护对象送终,在殡仪馆等亡者子女到来,两位女校长平生第一次到那种地方感慨万千;她曾经为寻短见的学员打开心结,使之阳光地生活下去 ;她还组织志愿者团队入户为孤寡病残老人拆洗棉被、整理家务,做了儿女都做不到的事。

    张立梅,这朵盛开在沂蒙大地上的顽强的梅花,以她笑傲群芳、敢为天下先的品格,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她本人先后获得临沂市“三八红旗手”“建功立业女标兵”,蒙阴县“1+10”工程先进个人。她的银桥技校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残疾人优秀培训基地、市巾帼培训基地、市工友培训基地、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县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基地、“阳光工程”“爱心”培训基地。

    “让更多的人有一技之长”“让每一个学员梦想开花”

    这就是沂蒙“梅姐”张立梅的人生追求。愿“梅姐”的银桥技校明天更美好!(赵圣才 整理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 Reserved www.hadafdar.com  鲁ICP备14019152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