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 在现在生活领域,干辣椒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和食材,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为了提升干辣椒的产量与品质,蒙阴县农业协会根据栽培实践经验介绍一套以“天喜老农”肥为生产核心的先进高产栽培技术,涵盖品种选择、土地改良、育苗、播种密度与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晾干、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并结合市场调研与实例进行说明。
一、市场调研与品种选择
近年来,干辣椒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消费者不仅关注辣度,还越来越注重口感与营养价值。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优先考虑中熟、生育期长、丰产、抗病性强(尤其抗病毒病)、辣干物质含量高的品种。如“日本枥木三樱椒”、“子弹头”、“天鹰椒”等。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且产量高、品质优,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二、土地改良与“天喜老农肥”的应用
干辣椒根系不发达,抗逆性较弱,因此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性或偏酸性的砂质壤土进行栽培。为避免重茬导致的土壤灾害,应选择前茬为非茄果类作物的地块。在土地改良方面,天喜老农肥,作为一种富含有机多肽酶、大中微量元素的新型功能性高效复合肥料,能够彻底改良修复恶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蒙阴县联城镇李家北山村辣椒种植基地,在施入天喜老农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0%,土壤pH值趋于中性,根系发育良好,植株生长健壮,产量较往年提高了35%以上。
三、育苗与播种
育苗是干辣椒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应采用阳畦或塑料中棚覆盖育苗,播种前进行晒种、浸种、催芽等技术处理,以提高发芽率。播种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米200粒左右,以保证苗齐、苗壮。
在播种方法上,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并浇透水。育苗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换气,防止病害发生。
四、播种密度与管理
干辣椒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早熟品种行距40-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晚熟品种行距66-73厘米,株距50-60厘米。在定植后,应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等。
“天喜老农”肥在田间管理中的应用尤为关键。在基肥施用上,应以土杂肥配合天喜老农肥17-8-20有机多肽酶功能肥为基础,结合植株生长情况追施天喜老农肥20-20-20有机多肽酶功能肥,盛果期以15-5-40有机多肽酶功能肥冲施为主,以满足植株对营养的需求。同时,应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防止病害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
干辣椒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果腐病、蚜虫等。在病虫害防治上,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利用天敌和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联城镇李家北山村农户李因军,在干辣椒种植基地施用“天喜老农”肥后,植株抗病性显著增强,炭疽病和果腐病的发病率降低了50%以上,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干辣椒的品质和安全性。
六、收获、晒干与包装销售
干辣椒的收获应在果实充分红熟后进行。采收后应及时晾晒,防止霉变。晾晒时应选择遮阳通风处,摊晾厚度适中,定期翻动,以保证晾晒均匀。晒干后应进行分级包装,以利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包装销售方面,注重“晨旭美田”或“天喜老农”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参加农产品博览会、电商平台等方式扩大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联城镇李家北山村李因军的干辣椒“天喜老农”品牌,采用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结合“天喜老农”肥的应用,干辣椒产量和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的大力推广,“天喜老农”干辣椒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销量逐年增加,实现了产值翻倍的目标。
总之,以“天喜老农”肥为核心的生产干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是一套科学、高效、环保的栽培体系。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土壤灾害问题,提高干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崔西振 和建军 崔传方 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