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会展赛事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招商引资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风情 
相会在荡漾的渠风中
 

 ◇李存修  

    崮文化网 冬天来了,“渠风”顺着大汶河从山里吹来,并未携寒冷,人们只觉得略带凉意,法桐的黄叶一片片随风飘落在马路的两边,行人走过,唰啦唰啦地响着,这就是山东半岛汶河之滨古城的初冬。

    我在沂蒙山里周转了一年多,对崮群的考察已近尾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大山里出来,回到故乡安丘城。乡亲们,朋友们也从濰坊、昌乐等地相约而来,大家聚在一起,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亲不亲都是故乡人。八十岁以上的老者就有三位,他们自然成了乡亲们相谈相拥的中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话语滔滔,其乐融融,交流着各自的经历与心情。

    《渠风》的主编王培范先生是这次乡亲文友小聚的联络者,他熟悉前来相聚的每一个人,因为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与《渠风》有缘,都是《渠风》的朋友。我早就听说,这本杂志,不仅联络和团结了众多的文化历史艺术界朋友,更重要的是发现、挖掘、传承和发扬了全市几千年来厚重多姿、璀璨而久远的历史与传统文化,梳理出了和正在梳理着这些文化现象及传统的背景、基础与根脉,成了开放在广阔的历史原野上的一朵艳丽的新葩。正因为如此,我也成了这帮朋友中的一员。

    这次家乡小聚,有些过程属意料之中,有的却全然在我的意料之外。我的三篇小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分别先后发给了三位朋友,他们并未商量,却不约而同地在这个初冬的十一月份出版发表了,而且一齐带进了这个朋友相会的现场。一篇就是《渠风》转载的“我为杨振宁当翻译”,一篇是为郝雨东先生的新著《故乡情怀——石家埠百年沧桑》写的“序”和发表在《濰坊晚报》上的“名崮与名山”。

    当我在这个温馨热烈的场合拿到了这一书一刊和一报时,并没有再去想象事情怎么会如此巧合和偶然,而竟回忆起了27年前的那个元月份,发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件更巧合更偶然的另一件往事。

    1986年1月,就是我将离开四川调往广东的前一年,那时的四川省和成都市共有四家刊物,它们在同一个月都发表了我的作品。省作协的《现代作家》发表了抒情散文“海上生明月”、省人民出版社的人文社科刊物《龙门阵》发表了长篇人物散文“深情——记美国友人谢伟思”、团省委的《四川青年》发表了理论散文“怎样用外语与外宾进行交流”和成都市文联的《青年作家》发表了长篇游记散文“旅美奇趣录”。那时社会上的文艺刊物极少,四本杂志载着一位非文化界人士的四篇文章在一个城市里流传,曾经产生了相当的反响。省里一位文化出版界的人士曾戏说:“元月份成了李存修月。”

    这不过是一项有趣的回忆,回忆就是回忆,回忆之事都是过去的事,过去的就过去了,有些事一生中只能发生一次。

    如今我在故乡,同时拿到的是三篇,而不是四篇,即便是三篇,我仍然觉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首先是在《渠风》刊出的人物散文“我为杨振宁当翻译”。这篇散文与被选入国内外大中学课本的五篇作品:“风浪好望角”、“卢梭铜像前的思索”、“故地”、“澳门古建筑风情”和“文学翻译的艺术效果”都是作者本人比较喜欢的。而这篇作品则是主编王培范先生在网上发现的。我不便说他是“慧眼识珠”,但可以负责地说他是用了心思。真正的文学作品是没有时间界限和隔阂的,此文二十年前发表在国内甚有影响的天津《散文》杂志,当年就被选入《中国散文精选》。后被广东的《羊城晚报》转载,几年前又被青岛出版社选入《最受中国青少年欢迎的散文作品》等等。培范先生并不知道这样的背景,而是就文论文,他从文章的本身看出,作者怎样通过与杨振宁的相处和交往,表达出对青少年珍贵的正能量和对民族的真诚及热爱。

    关于《渠风》,还有这样一事顺便提及,在2011年3月的创刊号上,刊登了一篇采访我的“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访问记,文章写的细致、朴实,许多资料属第一次从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来的,事前还无人用过。迄至今天,各地不同报刊有关访问和撰写我的文章近50篇。有位热心的读者和朋友多年来跟踪这些文章,有次当面告诉我,在这些文章中,写的比较到位和他所喜欢的有三篇,其中一篇就是“踏遍青山”。此文后被省级刊物《春秋》全文刊载。

    我收到的第二篇文章就是为长篇报告文学《百年沧桑石家埠》所写的“序”。我离开这个村庄已近50年,自然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写她,我评论的是一本书,是作者,是历史和文化。

    这篇“序”,是在从济南到广州的卧铺车厢里,构思、写作和修改出来的。石家埠有几千年历史,此“序”的诞生也经历了从北国到岭南的几千里路程。在文中,我提出了中国村落的一些新观点和倾诉了对村中600岁古槐的敬仰及亲情。

    村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口集散地。血浓于水,文化是根。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历史。作为石家埠这个村落,也是人类居住的集散地的一缩影,《百年沧桑》这本书就是对这个缩影所进行的一次力所能及的也是空前的整理与总结。她的诞生,传承的是历史,受益的是当代,连接启发的是未来。她让过去的文化不会沉灭消失,使今日的创造能惠及明天,让明天的社会有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我是从村内那株600岁的古槐树下走出来的,我一直认为,她见过了时代的更迭兴衰,折射出村落的人文风采,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会感到她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上苍护佑,有子民厚戴,当我拥抱她时,虽感到她的斑驳与苍老,但仍让我心灵惊悸。因这就是在拥抱村庄古老的岁月,过去的朝代消失了,但挺立弥坚的古槐还活着,她带着明风吹拂过的日子,清雨沐浴过的枝干,南北两条河滋润过的老根,成了一部村史活的见证。

    第三篇文章是“名崮与名山”。过去,人们都听说过名山,如“五岳”和“四大佛教名山”等。至于崮,有的人连崮的概念都不明白,哪还知道名崮?但也有人早就知道已名声远播的崮,像孟良崮、抱犊崮、纪王崮和南、北二岱崮等。我在沂蒙山崮群里转悠了一年多,深知72崮的大小、高矮、个性及特徵。但当我登上青州摩云崮顶的时候,我找到了一种新的感觉。如果以山为比喻,摩云崮就是山东巍峨的“泰山”,就全国而言,就是直指青天的“珠穆朗玛”。它以海拔834米的高度,在崮王国的东部边缘,在古老的青州的土地上,脱颖而出,遥望东方大海,俯视西部“群雄”,它是至高无上的“骄子”,是“崮高我为峰”的地标,它是大自然中庄严、坚定和雄伟的象征。

    相见时难别亦难。一一话别之后,我带着一本书、一份杂志、一张报纸及一缕留念又一次离开了渠风依然荡漾的故乡安丘。

    作者为中国当代十大徐霞客之一,中国崮文化网顾问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 Reserved www.hadafdar.com  鲁ICP备11017629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