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会展赛事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招商引资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风情 
松山为崮
 

◇谭立忠

    【崮文化网】松山,清乾隆年间叫松福山,后简称为松山,也叫松山子。位于山东省沂源县石桥镇西南3公里处的松峪村西南,是南与茶峪村的界山,海拔577米,东西走向,面积2平方公里,由寒武纪石灰岩、页岩构成,多植柏树和刺槐,从松峪村西有好走的路可上此山。现在叫做松山的人居多。山顶四周为悬崖,呈多层石塔状,且海拔高出临近山头许多。东、南方向为深壑,南山有探出的石崖为跌石状,因此又有人称之为跌石崮。

    2013年底,我与8位朋友从东面山梁攀岩登上了松山主峰。我们观察发现,顶部为椭圆形,东高西低,稍平坦,面积在900平方米左右。周边两层悬崖上是石砌的围墙,中间是一圆形的炮楼,在西北方向有一明显的石山门,顶部柏树生长茂密。在东边平台上建有圣母庙。经查,东北侧的圣母庙创修碑记载,为乾隆三年所立,文中记载叫松福山。关于跌石崮的说法是其碑文记载的雍正八年该地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大雨,忽发大水,淹没了周边很多村庄,跌石崮坍塌为瘫崖的情况。后来,周边的百姓筹资将跌石崮上的泰山行宫迁于松山再建,始成现状。但据我们观察:依据山形,松山叫做叠石(层)崮会更确切些。

    《沂源县地名志》顺应了乾隆三年所立碑文之观点,说至今还有淹没的痕迹。对此,我非常疑惑。于是沿松山向东到上黄安村和茶峪老村落交界处的古五角枫树处转向南,又到西,转了两圈才发现,确实在松山东南、茶峪村正东的山坳里有一处南山崖坍塌形成的一座孤零零的土石山存在,当地人称之为瘫崖。瘫崖上巨石林立,另有沙石土夹杂,从而形成了三面是高山,在中间洼地处有一矮山包的整体形状。瘫崖面积约在0.2平方公里左右,就像现在所说的泥石流滞息形成的山包那样。对此,我想这也许是大水冲淹的遗存证据吧。现在有些人仍称瘫崖为跌石崮,对此,我想也不无道理,但它已经不是真正的茶峪村南的跌石崮了。至于怎么称呼它到无所谓,关键是怎么形成瘫崖的这种地貌特征,还有待于专家学者们走出城市,莅临现场的进一步考证。

    无独有偶。据说,蒙阴县也有座塌崖山,又叫塌山,塌崮,位于岱崮镇西北4公里处。以清朝康熙七年,夏六月,地大震形成而得名。这在清《蒙阴县志》中有确切记载。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说,蒙阴的塌崮是因地震造成山体塌陷而形成。而沂源县的跌石崮是由于大水浸泡崮体而形成塌陷,后称之为瘫崖。两者似乎有相同之处,都是自然灾害的结果。

    经阅,松山上的清嘉庆二十四年所立碑、道光二十年和光绪叁拾年立的碑,都是功德碑。另外,这三通碑文多是描述了此山的仙景和教育百姓行善的内容。例如嘉庆二十四年碑文两侧的对联曰:真意烧香何须远游胜境,实心行善此处就是灵山。又如道光二十年所立碑文对联曰:碧水丹山不远,春风秋露常来。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为松山庙会日,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第1页   >>>第2页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 Reserved www.hadafdar.com  鲁ICP备11017629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