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会展赛事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招商引资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人物 
站立蒙山之巅的诗坛金刚石运堂
 

◇赵圣才

石运堂右一在《故园情》丛书发行暨2016年蒙山老窖杯征文颁奖仪式上。

    崮文化网讯 说他是诗坛金刚,不仅是因为他诗风稳健、行文老辣、手法灵活在文坛有很高地位;还因为他为人谦和、作风严谨、不断探索的生活态度。同时“金刚”尚需打磨才能成“佛”,如他的书名《在路上》,且行且提升才能成为诗坛大家。

    深情藏沃土,  胸怀在蓝天

    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每一个文人墨客均存有拳拳赤子之心和悠悠家国情怀以及骨子里那份清高与愤世嫉俗。这一点在石运堂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黝黑的皮肤是劳动工人的印记,谦和的神态下隐藏着铮铮铁骨。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工作在一线的工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在诗歌的自由王国里纵横驰骋且战功赫赫。他的诗作《母亲》荣获2011年“感恩人生杯”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抱着奖杯的模样》荣获2012年全国草根文学大赛诗歌类三等奖。这些他从不张扬,直到我追要他才勉强告诉我。

    他的《在路上》中的历史篇篇篇都是精品,每一篇都诠释他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他敢于仗义执言,直抒胸臆,不造作,去修饰。在《端午》诗中他写道“透过站在江边的那声叹息   我的眼睛  失忆般的忘记了  所有的笑容”,对先哲屈原的缅怀之情跃然纸上;在《平型关大捷》中,他直抒胸臆“林彪  用一个民族的渴望阻止了  噩梦的蔓延”;在《人民万岁》中他说“今天  你以九十年的长度  把自己的身躯鞠躬尽瘁在了   为人民服务  那枚小小的胸牌上”表露了爱党之心声;在《水浒传》一诗中他大喊‘’兄弟  我们拔剑去  江湖”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满腔的豪情。对崔永元请农民工吃饭他更是赞赏有加“兄弟  让我的诗行酿成一杯浅浅  酒  借着那高亢的赞颂  敬你”!他创作的沃土就是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地提炼。

    采菊虎头下,悠然见南山

    石运堂工作的新银麦啤酒有限公司就在虎头崖东侧、云蒙山也叫城南山南麓的山坳里,而他的家就在虎头崖下。我们戏谑地说,虎头崖就是老石的后花园。我们眼前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诗人背着旅行包,带着照相机,扛着一根酸枣枝做的拐棍,蹒跚在虎头崖崎岖的山路上。他时而在山巅望雄鹰展翅、云卷云舒;时而在山腰万花丛中开怀大笑;时而在山林中寻觅山珍和灵感自得其乐;悠闲的编织着他心中的文字。他告诉我们,他的拐棍有三大用途:早晨打露水扫蛛网,中午打草惊蛇,傍晚辅助下山---这真是“山大王”的经验之谈。

    牛顿说过,自己是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尔捡到了几只贝壳。而石运堂则是在诗歌的密林探索,找到了山珍的人。虎头崖的山菇、灵芝、云雾、小溪无不出现在他的诗作中成为诗坛耀眼的繁星,虎头崖的风花雪月在他的笔下成为永恒,虎头崖的清晨傍晚记下了他的喜怒哀乐,虎头崖的旭日残阳见证了他不停地跋涉。

    清代大儒纪晓岚说:“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赌,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为素心者也”。石运堂正是这样的素心人。探索者是孤独的,耐得住这份孤独,才有心灵的宁静;有了心灵的宁静,才能有独到的见解,才能写下不朽的文章。石运堂在工作之余,孤独地行走在诗歌的五线谱上,迈动出了华美的乐章。《在路上》的旅游篇、生活篇,折射出诗人的真性情、真才气、真功夫,字字珠玑,篇篇精彩。他在诗歌意象的呈现手法上,融合中西、沟通今古。他这样写《银杏树》“发如墨  染枯黄昏叶  泪如雨  哭白梨花路”;你看那《蘑菇》“在唐诗宋词的间隙里  把一把季节的伞   在雨后  沿袭着自然的清香”;诗人带我们感悟四季《初春》“站在五颜六色的生长中间  我  在用心感受一个季节的涅槃”;《初夏》“其实  我更喜欢  在这个季节  没有苍蝇蚊子在我耳中无休无止地喧嚣”;《秋冬》“一束落叶  写满岁月”;“淹没了青春的玉米秸  干瘦着初冬的雨点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在我看来石运堂就是当今蒙阴的刘禹锡。

    蒙阴的哪个有点名声的文人没到过虎头崖?谁去了又没到石运堂家做客?去虎头崖多为石运堂邀请,在他的“陋室”中,既可以倾心畅谈,也可对酒当歌,唱和应答,还可以品尝山珍佳肴。春来可以品尝刚下树的香椿,夏初可以吃到蝎子,秋天可以逮到蚂蚱,冬天可以喝小鸡蘑菇汤。喝着银麦啤酒,就着时鲜菜蔬,或院内或山顶,把酒临风,宠辱皆忘,这里就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像我这样的吃货,以前40多年从未登过虎头崖,自从前年认识了石运堂,就走顺了腿,接连去了十几趟。这也加深了我对老石的了解,孔夫子的“温良俭恭让”在他身上有完美的体现。我与石运堂完全是因为拉的来,“臭味相投”,才越走越近甚至胜过亲兄弟。石运堂是幸运的,父母给了他强健的体魄和睿智的大脑,给了他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上天又给了他贤惠的妻子和两个漂亮的女儿。他整天乐哈哈地写作和交友,妻女都默默地支持他。随着老石社交面的扩展,外地的文朋诗友也慕名而来。可以说,石运堂从虎头崖采颉灵感,虎头崖也因石运堂名声远扬。

    石运堂是个大好人,在他的眼中也很少有坏人。他践行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的圣人教诲。他对我说,与人交往是读懂社会这部“无字书”。因此他的作品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有浓浓的人情味。他的小女多次成为他诗歌亲情篇的“模特”,父女之情感人至深。大家看他的《听琴》,“站在女儿的琴声里  一种喜悦  从我的文字里  走了出来”。石运堂还是情诗高手,请看他的《走过阳光》“我的梦想  就在你灵巧的脚步里  长满了美丽的枝桠”。他的朋友篇更能读出石运堂这个性情中人的博大襟胸,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而今,站在蒙山之巅的诗坛金刚,他的面前是一片无垠的原野,没有车辙,没有脚印,等待着这位年轻诗人去开拓。衷心祝愿他的生活充满诗意,他的诗作高于生活 !愿他把自己的诗作串联成美丽的珍珠项链,一直通向无人的天边。
    最后,鲁班门前耍一回大刀,给大家增添点笑料。用顺口溜结束我的文字:

    蒙山之巅诗金刚,工人兄弟石运堂。
    寄情山水乐郊游,白雪虎头逢春阳。
    心系自然无字书,神笔飞舞点华章。
    陶公慕名虎头崖,笑看运堂写沧桑。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 转载必究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www.hadafdar.com  鲁ICP备14019152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