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崮乡探奇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会展赛事 首页视频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书画天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崮乡春秋 崮乡小荷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文斋 
登獐子崮
 

 

◇李存修 

    来到笊篱坪村的第一天,让我最为关注的就是凸出大地、屹然挺立的獐子崮。因为此前就听有人跟我说过,在岱崮镇远远近近的崮群中,包括受到人们赞美的南北两岱崮,其中最典型和最标致的应数獐子崮和小崮。或许这是一面之词,但总是有它一定的道理。

什么样的崮算是典型的崮呢?按《辞海》的解释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以我的观察,它们的周边是飞岩凌空,峭壁悬垂。光崖石壁,直指青天。高度均在20米——50米之间。形状则像博士帽、矮笔筒、石磨或圆篓。顶有绿荫覆盖,下是周身拥翠。当然也有许多其它形状的崮,但这是我理想中的、所看到的比较典型的崮的特征。

为什么叫獐子崮,我听有人说在明末清初,此处周围有许多獐子出没于林木田野,随之被称之为獐子崮。这里还有一传说,隋唐时期,农民起义领袖程咬金曾率兵在崮上驻扎,也曾被叫做瓦岗寨。我通读过《隋唐演义》,这一传说是值得商榷的。

为了攀登顺利,我还带了一根坚硬的长绳,以备攀壁时急用。与我同行的,有来崮乡写生的画家朱仕明夫妇。还是伊树富书记为我们当向导,这里是他们村的地盘,而且他也曾多次爬过獐子崮。

过了村庄,有两公里多的水泥公路,虽弯曲,但平坦。过了一处‘公茂田园艺场’,才是真正的山行小道。小道两侧,是一棵又一棵的冬枣树,一颗颗乒乓球大小的半红半绿的大枣挂满树枝。伊树福说,过去枣树更多,因采摘困难,而且又卖不出价钱,因此就无人上山摘枣出售了。他很快就给我们每人摘了一大口袋。因山上的枣干净无尘,用不着洗,我从崮下吃到崮上,从崮上吃到崮下,装了满肚子枣,连午饭都不想吃了。

除了顶端的石崮,坡度约五、六十度的山路约有600米。脚底下全为红褐色的页岩,步步皆滑,稍不注意,就会滑下去。页岩有薄有厚,有大有小。薄如纸片,厚如桌面;小的小如扭扣,大的大过茶几。再看路旁那一人高的石壁,层次纹路清晰分明。可以说,整座山全是由这种岩石构成。这山是一堆风化了的石岩,而顶部石灰石则是还没风化的崮山。

除了一路碎岩,山上到处表现着风采。紫色的野菊花美丽动人,星星点点,为山坡增添了若干美色。与山下相比,这里的牵牛花不是一朵两朵,而是开得连成了片,给了登山者诸多亲近与喜悦。更吃惊的是那些草丛矮树中的南瓜,圆的长的葫芦状的都有,我不知是人工种植还是山地野生,总而言之是无人收摘,像是自生自灭。要是在都会超市,这种无公害的纯绿色食品,顾客当争购无疑。

并没有觉出累意,直上直下的一道石壁拦在面前,已到了天天张望天天向往的獐子崮的脚下。居高临下回头南望,又见一派磅礴的大气长空,壮阔的天地自然!从西向东,石人崮、龙须崮、瓮崮、油篓崮、板崮、大崮和小崮等一溜排在天地之间,永远地表现着自己。两崮之间,笊篱坪静静地卧在中间。梓河从西面的十字涧而来,至村庄中间,穿过光明桥,在叶子染黄的两排杨树的护拥中,向着岱崮镇的方向流去。谷地里还有片片青翠,那是常绿的松柏。一层淡淡的薄雾从河谷升起,在村庄上空游曳,表现着獐子崮前这座山村的和谐静弥。

幸好南侧的峭壁中有一缝隙,要不我们就望崮兴叹了。

石缝虽然狭窄,但可容身,缝里不仅有弯曲,且有凸出的石棱,正有助我们上攀。更有幸的是两边细缝中又生出一些手臂粗的小树,这成了我有利的攀援工具,左抓一棵,右抓一根,安全系数极高,心头并不紧张。

前面出现一道宽不盈米,高约一米半的石门,旁边还闲置一扇铁丝门,诗人说:“一夫挡关,万夫莫开”。在这里,一人挡门,万夫更难通过。本来是一道完整的石门,却被日倭的炮弹炸去了三分之一,后来又被人们用石块垒建“如旧”了。不过,人为的痕迹还是十分明显。后来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是哪家强盗的炸弹轰垮了獐子崮的石门!

向导将绳子从上面丢了下来。其实,即便不用绳索,我们也能上去,为安全和节省体力,还是抓着绳子上了崮顶。

崮顶树林稠密,没有古木巨树,几乎全是胳膊到碗口粗细的刺槐,我的老家喊笨槐树。刺长12厘米,刺尖坚硬而锋利,小时候没少吃它的亏。还有高过人头的酸枣树,尽是些带刺的。悬崖凌空,令人心颤目眩,谁也不敢靠近。离崖棱一米,有条环型的隐约的小道,虽然刺枝横斜交织,为了生命的安全,我们也只好从树间穿行,一次一次衣服被枝刺挂住,极难脱身。回想在板崮顶,上面是松柏和益母草,行动甚是自如。这里则是刺槐、酸枣和茅草,步步艰难。两个崮顶相隔不过七、八里,怎么成了绝然不同的两个天地?

东北角有片几个平方米的光石板,开阔、敞亮,视野广而远,北边的卢崮如在近前,上面也有着极好的植被。因我亲眼见到几起“牺牲品”,所以不敢靠到前沿去。拍照后,又沿着“北环线”向西,路遇许多破落的房基旧迹,半隐半露,枯枝败叶掩盖其上,崮上无水源,避乱的这几十户人家除了接雨水外,就是从山下偷着向上运水。可想在崮顶生活度日的艰辛。要不是为了避难,谁愿到顶上受难受苦?

突然,出现了一张巨大的一米多高的大石床,耸起在崮顶中心,为什么在山下看到崮顶有个凸出的包块,其实就是这张大石床。在獐子崮转了一圈,觉得崮顶是东窄西宽的三角型,周边长约400米,相比之下,比板崮矮了84米,因它苗条、挺拔,虽只有571米高,因离我的住处更近,所以显的尤为耸立,这是一种感觉。

    来到笊篱坪第一天,我就盯上了形象标致的獐子崮,但畏于它的高耸陡峭,迟迟未敢前往。待到攀登之日,还请了向导,携带绳索,似乎要去与大山进行一场博斗。经实践之后,发现獐子崮并非想象中的危途,我一人前去是完全可以顺利登顶的。所以在旅行途中,不能全凭想象,只听人云,实践才是获取真知的保证。

4:30pm  Oct.25,2012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www.hadafdar.com  鲁ICP备14019152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