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蒙阴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对于当地人来说,煎饼不仅仅是一样吃食,还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记忆,传承着一代代的乡土滋味。今天我们就走进岱崮镇燕窝村,一起品尝煎饼里的酸甜苦辣。 走进公茂佩家大门,出现在我们眼前正在摊煎饼的这个人叫公茂佩,今年已经60多岁了,只见她舀糊、摊开、刮匀、起锅……娴熟的动作一气呵成,三四十秒钟的功夫,一张热气腾腾、香喷喷的煎饼就出炉了。 公茂佩:刚开始摊煎饼的时候才20多岁,也是不会,母亲有病我就逼着摊,她就在屋里喊,从哪里转,从哪里什么,怎么烧火,我就逼着,那时候糊子,三转两转就转了地上去了。 俗话说“熟能生巧”,公茂佩在几次过程的演练中,终于领悟了摊煎饼的技巧,这一摊就是40多年。由于她的母亲生病卧床不起,年轻时的公茂佩除了给自家摊煎饼,她还得帮着娘家。 公茂佩:那一次我记得,我母亲躺那里说,你拿点吧,拿点回家吃,拿点。那是我家里没饭那天,我不拿,我就说有饭,我说有饭、我不拿,我不拿,实际上家来我还现做饭。 六七十年代的煎饼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家家支鏊子,户户摊煎饼”是对当时沂蒙山区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煎饼做工粗糙,品种非常单一。 公茂佩:以前摊煎饼那时候都是为了填饱肚子,那时候煎饼是什么煎饼,都是瓜干,一多半瓜干,都是放一点点玉米。 忆起过去那些艰难的日月,公茂佩一直记忆犹新,最难忘的一次便是在大伏天里给娘家摊煎饼。 公茂佩:正好大中午,家来不到半个小时,我身上全身都起了痱子,都像小豆子那么大小,那个记忆,摊煎饼是最难忘的事了。 这对于公茂佩来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一种表达孝心的方式。时光荏苒,40多年过去了,公茂佩变老了,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她可以不摊煎饼就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了。 公茂佩:孩子现在就不让我摊煎饼了,我一说摊煎饼她就嫌,打电话回来你干嘛来,我有时候就说摊点煎饼吃,你还摊煎饼,你摊什么煎饼。 孩子们担心公茂佩的身体,不让她摊煎饼是孩子们表达孝心的另一种方式。公茂佩的煎饼好吃,是因为每一个环节她都用心去挑选。 摊煎饼的时候,这个玉米两个头上的不要,中间找虫的不要,下来玉米晒干了以后掰的时候克的时候我都把它捡上,都留出来摊煎饼的。 烙好的煎饼薄如纸,折叠成卷,即可食用。经过晾干,叠成长方,可存放半月到一个月之久而不变质。 公茂佩:现在就像玩似得,我觉得摊煎饼就像一种乐趣一样,就像玩似的。 关于煎饼的回忆至今仍留在公茂佩内心深处,对于她来说,煎饼有酸甜苦辣不同的味道,人们对于煎饼的记忆不尽相同,品出来的味道也各有不同。近年来,随着我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煎饼作为一种特色产品也登上了“大雅之堂”走上了大型市场。现在,煎饼的种类繁多,从使用的原料方面分类,又可分成麦子煎饼、玉米煎饼、小米煎饼、高粱煎饼、地瓜煎饼等,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孟良崮煎饼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玉玲:这个是大枣煎饼,适合小孩或者女士吃,这种是板栗煎饼,这种是小米煎饼,这种是荞麦煎饼,适合老年人或血糖高的人吃。 济宁游客邢丙国:很多朋友旅游,上次给我带了几包孟良崮煎饼,我吃着很好吃,尤其是炒菜卷煎饼相当好吃,口感口味都很好。这回正好有机会来旅游,顺便多带上几包,给亲朋好友尝尝。 不仅老百姓爱吃,煎饼在艰难的烽火岁月,还养育了人民军队,推动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为了进一步把煎饼市场做大做强,我县形成了以孟良崮煎饼、沂蒙六姐妹煎饼等为主的特色品牌,改进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作为沂蒙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煎饼产业的道路还很长很长。 肖玉玲: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远销到北京、深圳、广州等各大中城市,他们对我们的产品非常认可,我们的品牌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今后我们将继续迎合市场的需求,狠抓产品质量和企业内部管理,切实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巩萍萍 张加德 孟纾羽)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www.hadafdar.com 鲁ICP备14019152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